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应建筑装饰、装修、景观设计和其他建筑业行业,系统掌握室内外环境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具有项目方案设计与实现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金的人格、铁的纪律、美的形象、强的技能、创的精神”特质,具备“复合性、精深性、创新性”,能够从事室内外环境的设计、室内施工及项目管理、具有熟练技能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与色彩、设计造型与表现、环境设计概论、室内设计原理、景观规划原理、人体工程学、设计制图、装饰材料与工艺、计算机绘图设计、计算机二维辅助设计、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空间造型与模型制作、家具创新设计、住宅设计、软装饰设计、建筑设计、庭院空间设计、建筑外环境设计、室内陈设设计、室内照明设计、室内装饰小品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庭院空间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植物配置与造景、景观工程技术、室内环境项目设计实训、景观空间设计综合实训、岗位实习与毕业设计。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进入建筑装饰、装修和其它建筑业、室内外环境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专业技术服务等相关行业,从事室内外环境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规划设计等高层次技术工作。
师资队伍结构:专业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工程师)10人,博士4人,硕士14人,行业企业一线兼职教师10人,江苏省产业教授1人,专业师资队伍年龄、职称分布均匀,专兼职教师比例合理。专业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88.9 %。
实验实训条件:专业建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子项目、国家级协同制造公共实训平台、省级社科应用研究协同创新基地、“非遗金文云锦大师工作室”。以此为依托,探索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形成人才共有、人员互聘、多元投入、实训基地共建、技术服务协作的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立足地方产业升级需要,依托地方经济发展对人培养的需求,建设“宽、专、新”为特色体系,集教学、培训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环境艺术设计实训基地。专业在校内综合楼设有材料与工艺工作室、模型设计与制作工作室、软装饰一体化设计工作室,创意工作室、综合艺术设计实训室、印染实训室、激光雕刻实训室以及在校内“艺术工坊”设有“手作工坊”等10余间校内实训场地,实训场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校外与上海、苏州、深圳等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形成稳定的深度合作校企实习与就业基地,满足师生实训实习的需要。
主要成果:团队中有担任教育部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教育专家库专家1人,团队主持建设省部级课题8项、市厅级课题3项、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子项目1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科技部项目1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外观专利45项。近五年,团队发表论文/作品78篇(版),其中SCI、CSSCI、EI、北核期刊论文24篇(版)。出版专著以及高水平作品集4部,“互联网+”精品系列教材1部,“十三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1部。江苏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1项,教育部教指委微课大赛一等奖1项,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组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江苏省微课大赛二等奖1项,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江苏省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一等奖20余项,其他奖60余项。
供稿:图/文/编辑/校对/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