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系统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熟练掌握各种图形图像、排版设计、UI设计等专业软件,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适应区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新媒体文化产业发展和现代多维视觉设计的需要,具备一定国际视野,“强艺善技、做学合一、双创融合”具有“金的人格、铁的纪律、美的形象、强的技能、创的精神”特质,熟练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意设计方法与职业技术技能,能够胜任视觉传达设计相关岗位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图形创意、字体设计、版式设计、标志设计、插画设计、海报设计、信息图表设计;书籍设计、包装结构与造型设计、VI设计、综合材料表现、包装设计、文创设计、视觉输出与印前设计、电商视觉设计、展陈设计;数字出版物、演示设计、动态图形设计、多维视觉设计、UI设计、三维应用软件、融媒体品牌发布、非线性编辑、数字化空间展示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专业设计机构、平面及网络媒体、出版行业、广告公司及企业企划部门从事各类印刷品设计、网络媒体设计、交互设计、广告创意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以及设计管理等工作。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各级电视台、各大传媒、企业的宣传部门从事视觉设计、部门主管、项目经理、艺术总监、策划等技术或管理工作。
师资队伍结构: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9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博士3人,硕士18人,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9名。专业师资队伍年龄、职称分布均匀,专兼职教师比例合理,专任教师中持双证教师人数以及有企业从业背景或有项目实践背景人数占84.2%。
实验实训条件:本专业立足教学需求、服务地方经济、产学研结合、校企共赢的原则,依托地方产业、挖掘地方文化、助力地方发展,围绕视觉传达设计岗位工作过程的相应实训项目,目前已经建有广告创意、品牌设计、文创设计、印刷品设计、包装设计、实验性设计、媒介拓展7个专业实训室,融“训-展-赛-企”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配备了设计训练与竞赛系统以及市场调查分析等,让学生在全仿真的环境中,根据现实的工作内容、设计流程,结合教学设定的规则,将企业设计模拟和现实工作接轨,开展一系列仿真实训,实验实训项目开出率达到100%。校外建有数量充足关系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除理论学习以外的实践训练条件,满足学生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习的需求。至2022年,为满足本专业学生实习的需要,与江苏、浙江等地11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深度校企合作,确保学生所学内容与工作需求相对接,保障学生顺利就业。并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1+X证书培训及考试资源建设以及全国平面设计、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2021年开始本专业面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开展“创意设计”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主要成果:团队教师担任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职委视觉专委会委员1名、江苏省江苏省333工程人才1名、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1名、黄炎培教学名师1名、教书育人楷模称号1名、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教职委平面视觉专委会包装组副组长1名、装饰美工职业技能鉴定省级卷库审定专家1名、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评优与抽检专家1名。专业教师个人获省级以上教学奖励37项,其中参加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荣获“金教鞭”奖金奖1项、全国高校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 2项;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2项、江苏省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1项;江苏省技能大赛艺术设计赛项教师组一等奖1项。近五年,在校生参加全国各级专业竞赛人数达百余名,获省级以上等级奖项119项,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15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30项;艺术教指委“广交会”同步交易展一等奖19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37项;学生完成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4项,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科研项目等82人,专业办学成效显著。
供稿:图/文/编辑/校对/审核/